10月2日,安徽合肥园博园昆虫博物馆工作人员爆料,有男孩打开昆虫箱偷拿多只活螳螂甲虫,还扔着玩,事后一只昆虫死了,还有4只昆虫没找到。(10月4日光明网)
在博物馆,不需要大人跟着的孩子,大概率不会是幼儿,他们对参观博物馆应该具备的基本社会公德理应知道,比如不能随便触摸展品,特别是在展览昆虫等活体生物的博物馆,不能触摸是常识。可是,在事发的昆虫博物馆,两个“熊孩子”竟然打开了昆虫箱,不仅偷拿了几只昆虫,还扔着玩,这种行为的发生着实让人气愤。
随着博物馆热的不断升温,慢慢的变多的家长将博物馆当成重要的社会教育场馆,当慢慢的变多的孩子走进博物馆时,“熊孩子”行为也随之增加。
这些“熊孩子”,轻则在博物馆里追逐打闹、大声喧哗、攀爬躺卧、吃零食、到处乱丢杂物等,重则翻越围挡护栏,触摸、污损、毁坏展品等。“熊孩子”行为的出现,加重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,甚至造成展品的损毁。
博物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,是一个庄重的地方,每一个参观者都要心怀敬畏、文明参观。为何会在博物馆里出现“熊孩子”行为?博物馆管理上存在疏漏是一个方面,如果从预约门票开始,到参观者离馆的全过程,博物馆都能全方位管理到位,这样的事情会减少很多。但是,博物馆的管理能力毕竟有限,“熊孩子”行为的根本原因应归结到家长及学校。
一般而言,进博物馆的少年儿童都是由家长带去的,家长在带孩子去博物馆前,理应把功课做足。比如告诉孩子,这家博物馆主要展品是什么,如何文明参观,哪些行为是禁止的,若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自己应该承担哪一些责任。家长把这些道理跟孩子讲清楚,“熊孩子”行为会大幅减少。
在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中,多门学科涉及博物馆,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,不要仅就知识层面让学生了解博物馆,还应拓展到文明素养、道德品质、社会公德等层面,让学生养成文明参观的意识及素质。
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、身份,从“管理型”转向“服务型”,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。
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,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,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,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。
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,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;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,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。